欢迎来到延长宣传网!
今天是:

资料中心

当前位置首页 -> 精神文明 -> 资料中心
回望延安
发布时间:2018/7/31  浏览次数:86031 次  来源:延长宣传网

杨晓光


延安,这座西北黄土高坡上的小城,当她与中国革命的历程联系在一起的那一刻,就注定要吸引全中国乃至世界的目光。延河水与宝塔山,共同见证了一段为后来者反复追怀的历史,更孕育了一种不朽的精神。


1944年9月8日,在延安,一位普通士兵的追悼会上,毛泽东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发表了后来命名为《为人民服务》的著名讲演。“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,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。”“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,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,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。”这质朴无华的话语,让我们这个近代以来饱经磨难的民族看到了希望。


在延安,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“草根民主”的丰富形式。一些选民没有文化,“画圈法”、“画杠法”、“投豆法”、“烧洞法”和“编号选举法”等被创造出来了。许多原本足不出村的小脚老太太,骑着毛驴,翻山越岭,赶到选举地点,投下庄严的一票。边区老百姓对当家作主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真切体会。正是有了这段可贵的民主实践,才有毛泽东同黄炎培关于跳出“历史周期率”的那段精彩的对话:我们已经找到新路,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。这条新路,就是民主。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,政府才不敢松懈。只有人人起来负责,才不会人亡政息。


在延安,中国共产党人旗帜鲜明地提出了“厉行廉洁政治”的主张,制定了《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》、《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》、《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》等规章制度。清涧县张家畔税务分局局长肖玉璧,一名全身有着90多处伤疤的红军英雄,利用职权贪污挪用公款3000多元,被依法判处死刑。《解放日报》就此发表评论:“在‘廉洁政治’的地面上,不容许有一个‘肖玉璧’式的莠草生长!有了,就拔掉它!”


70多年前,一位长着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记者为我们记录下了这生动的一幕:毛泽东住在简陋的窑洞里,穿的是打了补丁的衣服,吃的是小米饭和辣椒土豆丝;周恩来睡在土炕上;彭德怀穿的背心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;林伯渠的耳朵上戴的是用线绳系着断了一条腿的眼镜;红军大学学员把敌人的传单翻过来当做课堂笔记本使用……在延安,“只见公仆不见官”,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老朋友的斯诺发出了由衷的赞叹。


蒋介石当年曾以占领者的姿态来到共产党主动放弃的延安。在枣园,他终于看见了他的对手毛泽东曾经住过的那孔窑洞,与当地农民的窑洞并没有什么两样,门窗是没有油漆过的旧木头做的,窑洞内墙面剥落,靠窗的那张榆木桌的桌面凹凸不平,简陋的床也是用榆木钉起来的……没有人知道他作何感想。但与此形成对照的是,为迎接他的到来,飞机在西安与延安之间往返,运来澡盆、沙发、钢丝床、西餐用具……


“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,所以,我们如果有缺点,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。不管是什么人,谁向我们指出都行。只要你说得对,我们就改正。”延安正是以这种精神魅力,展现在世人面前。它犹如明灯,照亮道路,照亮心灵。霞光里,叠现的是朴实勤奋的身影,是志士的功勋,是难忘的雄音。


今天,我们回望延安,带着虔敬,布满深情,以一种端直而挺拔的姿态!


(原载《 人民日报 》)



打印本页 | 关闭窗口
[上一篇]:坚持研究、宣传延安精神20年
[下一篇]:心系延安